外人覬覦大马福利好 不惜付1万买假大马卡
出版日期: Thursday, July 10, 2025
文本大小:
外籍人士不惜以1万令吉高价向非法集团购买伪造大马卡,以享受我国国民各项福利。
他们利用这些假身份证申请清真寺的天课(zakat)以及各类政府援助。同时,他们还能享受政府医院和诊所的免费医疗服务,同时也更容易找到工作机会。
根据马来报《Kosmo!》报导,国民登记局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至今年4月15日,全国共记录了350宗伪造大马卡或冒用他人身份证的案件。
根据国民登记局的数据,其中包括242宗使用伪造大马卡的案件和108宗冒用他人身份证的案件,皆触犯了1990年国家登记条例第25(1)(e)条文。
在这些案件中,最多违规的外国人来自菲律宾(169宗)和印尼(149宗)。依序分别是:11名大马公民、9人国籍不详、泰国(3宗)、巴基斯坦(3宗)、印度(2宗)、缅甸(2宗)、越南(1宗)和新加坡(1宗)。
- Advertisement -
根据国民登记局的调查,假大马卡一般是透过犯罪集团购买,每张价格介于30令吉至1万令吉。
此外,当局也揭发几种伪造大马卡的惯用手法,包括:
第1种:高仿真伪卡
其外观与真卡几乎一样,包括颜色、尺寸和设计等细节。它们使用高质量的PVC材料和激光雕刻技术仿造安全特征,但芯片无法读取任何生物识别资料,这类假卡可以透过国民登记设备检测出来。
第2种:采用普通塑料卡
这种伪卡仅是采用普通纸张或塑料卡片打印后,再进行简单塑封处理,通常是非法外劳用于日常使用,比如通过路障和检查站,但很容易被识破,因为它没有任何安全特征,印刷品质也很低劣。
第3种:遭篡改的真卡
大马卡遗失或被盗后,被修改资料使用,这类假卡会更改卡上的姓名、照片或身份证号码,采用激光擦除或覆盖技术处理。虽然卡内的芯片信息属实,但与“假持卡人”不符。这类卡可透过国民登记局的指纹和人脸生物识别系统检测出来。
国民登记局也指出,伪造大马卡通常是为了躲避执法人员的检查,尤其是非法移民假冒我国公民,以避免被取缔。
“他们也会用假大马卡申请工作,国民登记局曾扣留一些外国人,他们使用假大马卡申请工作,尤其是在建筑、工厂、餐馆和农场等非正式行业。”
当局表示,很多雇主没有彻查证件的真实性,导致这些假卡持有人“顺利通过”,被当成大马公民聘用。
当局表示,伪造大马卡也被用于注册预付电话卡或通讯设备,还有一些人使用假卡申请生活援助,例如社会福利局所提供的援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