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 :


主页 / 本地新聞
沙巴蚶類養殖與蚶業發展計劃推展
具備創造三千萬令吉年收潛力
出版日期: Saturday, July 05, 2025
文本大小:

(斗亞蘭五日訊)沙巴州政府今日啟動的沙巴蚶類養殖與蚶業發展計劃,每年預估登陸量達3,240公噸,投資報酬率可達7.6倍,具備潛力為沙巴創造高達3,440萬令吉的年收。

取名為沙巴蚶類資源與產業發展計劃,該計劃將分兩個階段執行,由沙巴經濟發展與投資局(SEDIA)、馬來西亞漁業局及沙巴漁業局聯合推動。

首席部長拿督斯里哈芝芝諾今日在婆羅洲海灘與紅樹林度假村主持該項目推介禮時表示,該計劃將透過下游產業活動,如罐頭製造、參峇蚶醬(sambal kerang)、以及各類血蚶食品產品,加強沙巴蚶類的出口商機。

他指出:「對私營領域而言,現在正是投資海產加工、永續包裝及發展沙巴出口供應鏈的最佳時機。」

他說:「這項機會不僅具備可觀利潤,也能建立一個永續的未來。」

首長表示,沙巴蚶類資源與產業發展計劃符合州政府致力於將「藍色經濟」打造為沙巴人民堅實經濟基礎的承諾。

他指出,州政府積極推動海洋與海事資源的開發,作為鞏固沙巴在國際藍色經濟領域地位的努力之一。

他說:「藍色經濟不僅能在繁榮與永續之間取得平衡,預計到2030年,全球藍色經濟的價值將達到3兆美元。」

首階段工作已完成,內容包括從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在包括斗亞蘭及比魯蘭在內的6個潛在地點,進行血蚶(Tegillarca granosa)資源繪測與勘探研究,以作為試點項目啟動基礎。

計劃第二階段預定於2026年啟動,內容涵蓋技術轉移與實地操作。

哈芝芝指出,該計劃共劃定77個水產養殖區塊,其中斗亞蘭佔12個,比魯蘭則佔65個,總面積達1,617公頃。

每個區塊將由10個家庭戶主(KIR)經營,整體將惠及770戶,主要涵蓋漁業企業界、鄉區居民及B40低收入群體。

他說:「即使僅有40%區塊達至最佳運作水平,參與者每月也可獲得約4,800至6,500令吉的收入。」

他說:「這將為參與的社區帶來穩定收入來源,青年也將接受現代水產養殖技術培訓,培育新一代沙巴海洋創業者。」

他說:「這項計劃不僅將為人民——尤其是參與社區——帶來重大改變,也將對環境與州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他說:「沙巴將被發展為東盟藍色海產樞紐(ASEAN Blue Seafood Hub),與霹靂、檳城和雪蘭莪等主要生產州看齊。」

首長強調,州政府將全力支持該產業的發展,並確保參與者獲得持續培訓與現代技術支持。

他說:「我呼籲斗亞蘭及比魯蘭社區,作為此項目的先驅與引領者,應充分善用所掌握的現代技術,提升水產養殖產能與生產力。」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今日本地熱門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今週熱門新聞


视频新闻